心气虚血瘀为证候名[参考资料] 李经纬等主编.中医大词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4:393. 。指心气虚弱,运血无力,心脉瘀阻,以心悸气短,胸闷心痛,精神疲倦,面色紫黯,舌淡紫,脉弱而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[参考资料] 李
分类:医学百科 > 心气虚血瘀 2015-12-04
气虚血瘀为病机[参考资料] 李经纬等主编.中医大词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4:322. 。是指气虚推动无力而导致血瘀,形成气虚与血瘀并存的病理变化[参考资料]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 中医药基本名词(2004)[M]
分类:医学百科 > 气虚血瘀 2015-12-20
继而紫暗肿胀,或青筋显露,状如蚯蚓,或有皮肤破损,有少许渗液;舌边有瘀点,苔薄黄或白,脉弦涩。辨证分析久站远行,气血瘀滞,或气血不足,气虚无力行血,气血瘀滞,肌肤失养,则皮肤褐色,粗糙;气血瘀滞日久,则青筋显露,状如蚯蚓,紫暗肿胀;肌肤失养
分类:医学百科 > 臁疮·气虚血瘀证 2017-08-01
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中医药学名词(2010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1.)是指气虚血瘀,血行脉外,以反复咯(咳)血,血色淡红或夹紫暗血块,气短胸闷,身倦乏力,少气懒言,易汗,舌淡或有紫色瘀斑,苔薄白,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咯血证候[参考资
露;倦怠乏力;舌淡有齿痕或瘀斑,苔薄白,脉沉涩。辨证分析病程日久,耗伤气血,气血瘀滞,故患肢肿胀日久不消,青筋显露;气血瘀滞,肌肤失养,则患肢麻木,按之木硬;气血亏虚则倦怠乏力;舌淡有齿痕或瘀斑、苔薄白、脉沉涩皆为气虚血瘀之象。治法股肿·
分类:医学百科 > 股肿·气虚血瘀证 2017-08-01
·气虚血瘀证(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[参考资料]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中医药学名词(2010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1.)是指气虚血瘀,
分类:医学百科 > 中风·气虚血瘀证 2016-07-13
定义环跳疽·气虚血瘀证(Huantiao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)是指气虚血瘀,以关节可有挛缩,肌肉萎废,伸曲活动困难,或僵硬不能活动,疮口脓出稀薄,伴消
分类:医学百科 > 环跳疽·气虚血瘀证 2017-06-25
冻疮·气虚血瘀证(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)是指气虚血瘀,以神疲体倦,气短懒言,面色少华,疮面不敛,疮周暗红漫肿,麻木,舌质淡,舌苔白,脉细弱或虚大无力
分类:医学百科 > 冻疮·气虚血瘀证 2017-08-02
病·气虚血瘀证(AIDS with pattern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)是指病程日久,气虚血瘀,以周身乏力,气短懒言,面色苍白,饮食不香,四肢、躯干部出现多发性肿瘤,瘤色紫暗,易于出血,溃
分类:医学百科 > 艾滋病·气虚血瘀证 2017-10-16
气虚血瘀证为证候名。指气虚运血无力,血行瘀滞,以面色淡白而晦暗,身倦乏力,少气懒言,局部疼痛如刺,痛处不移,舌淡紫或有紫斑,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[参考资料]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 中医药基本名词(2004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
分类:医学百科 > 气虚血瘀证 2016-03-05